《道藏·玉轴》:六字气诀·修炼法
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气派功 道一生内气·内力三丹田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六字气诀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养生吐纳功法,最早的系统记载见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《养性延命录》。书中明确记载了"纳气有一,吐气有六。纳气一者,谓吸也;吐气六者,谓吹、呼、唏、呵、嘘、呬,皆出气也"的修炼方法。这套功法后来被收录于《道藏·玉轴》中,成为道家养生的重要经典。
历代医家都对六字气诀推崇备至。唐代药王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对其进行了发挥,宋代道士邹朴庵著《太上玉轴六字气诀》进行了系统论述,明代龚廷贤在《寿世保元》中也有详细记载。这些医家都认为,通过六种不同的呼气方式,可以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,达到治病强身的效果。
六字气诀的治病机理主要基于声震医学原理,即通过唇口声音的震动与脏腑运动产生和谐共振,促使人体各器官更加有序化。现代研究发现,不同的发音会产生特定的声波频率,这些频率能够与相应脏腑产生共振。
实验研究表明,发"呵"音时声波能量集中在1000-4000赫兹范围,与上焦脏腑(心、肺)产生共振;发"呬"音时频率与肺脏共振频率一致;发"吹"音时频率达到3000-6000赫兹,与下焦脏腑产生共振。这种声波共振能够促进气血流通,改善脏腑功能。
【详细修炼法】
预备势:
姿势:自然站立,两脚分开与肩同宽,两臂自然下垂,全身放松,两眼平视前方。(图1)。
图片
“嘘”字诀
吸气时,两臂屈肘向身体前方自然抬起,手心朝上,意念用劳宫穴将天地之气吸入双眼。当两手心距离两眼约5厘米时,吸气结束。接着呼气并发出“嘘”(xǔ)字音(吐音时要自觉让上下牙齿用力,两唇微微闭合)。同时,两肘下垂带动两手,手心朝内,沿着脸部、胸部、腹部自然导引下落,经过小腹后垂于身体两侧。(图2、3)。
图片
图片
按照这样的动作连续做6次,之后进行一次调息。调息方法为:吸气时,两臂以大臂带动小臂,从侧前方缓缓抬起,肘部保持自然微屈,肩膀不要上耸,手心朝下,当两手抬至与肩同高时向面前合拢,高度不超过眉毛,不低于肩膀。接着呼气,两手指相对,手心朝下,沿着脸部、胸部、腹部导引下落,自然垂于身体两侧。(图4、5)。之后其他各势结束后的调息方法均与此相同。
图片
图片
“呵”字诀
吸气时,两臂从侧前方缓缓抬起,手心朝下,两肘保持自然微屈,当两手抬至与肩同高时向面前合拢,高度不超过眉毛,不低于肩膀。接着呼气并发出“呵”(hē)字音(呵音的力量来源于舌根,嘴巴自然张开)。同时,两手指相对,手心朝下,沿着脸部、胸部、腹部导引下落,自然垂于身体两侧。按照这样的动作连续做6次后,进行一次调息。
“呼”字诀
吸气时,两臂屈肘缓缓向腹前抬起,手心朝内,抬至下脘处时两手指斜相对,成捧球状。接着呼气并发出“呼”(hū)字音(呼音的力量在喉咙处,嘴巴撮起突出如管状)。同时,两手自然翻掌,左手上托,右手下按,缓缓运行。左手托至头部左前上方,右手按至右臀右后方。运动时保持肩、肘、腕放松。(图6、7)。
图片
图片
之后吸气,左手下落、右手上抬,至下脘(腹前)处时两手成捧球状,向腹部灌气。按照上述要领,左右相反做托按动作6次后,进行一次调息。
“呬”字诀
吸气时,两臂屈肘从身体前方缓缓抬起,手心朝上,用两手劳宫穴向中府、云门两穴灌气。接着呼气并发出“呬”(xì)字音(发音力量来源于牙齿,即两侧上下臼齿,两唇微开,嘴角向后拉)。同时,翻转两掌向两侧水平推出,保持肩、肘自然放松,手指自然微屈,推到不能再推时下落,自然垂于身体两侧。(图8、9)。
图片
图片
按照这样的动作连续做6次后,进行一次调息。
“吹”字诀
吸气时,两臂屈肘自然抬至胸前,两手指相对,手心朝内,相距约20厘米。两臂的肩、肘、腕、指微微弯曲,放松合圆似抱球状。接着呼气并发出“吹”(chuī)字音(吹音的力量在嘴唇中央,两唇中央微开)。同时,微微低头,身体自然下蹲,两手随势抱球下落扶在两膝上。(图10、11)。
图片
图片
再吸气时,两手绕膝自然下垂,身体恢复自然站立姿势。按照这样的动作连续做6次后,进行一次调息。
“嘻”字诀
吸气时,两臂屈肘于腹前,两手指尖相对,掌心朝上如托物状,随即上提至膻中穴处,两掌内旋外翻,手心朝外。之后呼气并发出“嘻”(xī)字音(嘻字的力量来自口腔上腭,兼有喉咙的力量,两唇微开,门牙似相扣)。同时,两手向前上方托起,至头部前上方时,两手指尖斜相对,相距约20厘米(头疼和高血压患者的手不要高过头部,可在头前方稍远位置)。再吸气时,两手外旋使手心对着面部,借肘下沉的力量缓缓下降,当两手降至胸部时呼气,直至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。(图12、13、14、15)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按照这样的动作连续做6次后,进行一次调息。
收功
吸气时,两臂从身体两侧向前、向中间划弧;之后呼气,两手掌重叠(男子左手在下、右手在上,女子相反),覆盖在下丹田处。(图16)。
图片
按照这样的动作连续做9次后,恢复松静站立姿势。
【注意事项】
① 练功全过程采用自然顺腹式呼吸。吸气时胸部自然扩张,横膈膜下降,小腹自然隆起;呼气时则相反。
② 呼吸的长短、动作的快慢、幅度的大小,以自身感觉舒适为宜。
③ 一般正常情况下应按顺序练习,每个字音读6次为一遍。也可按6的倍数增加次数,还可根据病情在全面练习的基础上,着重加强练习与该病对应的字音若干次。
④ 有病者初练时应发音出声,随着病情好转和功法熟练,可逐渐减弱发声,直至无声。
⑤ 练习方法中讲的是站势,但实际操作时,行、站、坐、卧各姿势均可灵活运用。
六字气诀在养生修炼中有着深层的应用价值。根据季节变化,可以侧重练习不同的字诀,这就是所谓的"应时歌":
春嘘明目木扶肝,夏至呵心火自闲,
秋呬定知金肺润,肾吹惟要坎中安,
三焦嘻却除烦热,四季长呼脾化餐。
切记出声闻口耳,其功尤胜宝神丹。
六字气诀赞效歌:
嘘属肝兮外主目,赤翳昏蒙泪如哭;
只因肝火上来攻,嘘而治之效最速。
呵属心兮外主舌,口中干苦心烦热;
量疾深浅以呵之,喉结口疮并消灭。
呬属肺兮外皮毛,伤风咳嗽痰如胶;
鼻中流涕兼塞热,以呬治之医不劳。
吹属肾兮外主耳,腰膝酸痛阳道痿;
微微吐气以吹之,不用求方与药理。
呼属脾兮主中土,胸膛腹胀气如鼓;
四肢滞闷肠泻多,呼而治之复如故。
嘻属三焦治壅塞,三焦通畅除积热;
但需六字以嘻之,此效常行容易得。
【 练习效果】
长期练习者的反馈显示,六字气诀对多种疾病都有改善作用。有案例显示,练习后牙龈出血减少、皮肤过敏康复、腿部浮肿改善。戒du人员通过练习改善了呕吐症状、睡眠质量、血压控制等情况。
临床研究数据表明,六字气诀不仅能够改善生理指标,还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。一项针对大学生的实验研究显示,经过四个月的六字诀练习,肺活量、时间肺活量等指标都有明显改善。对中老年人的研究发现,长期练习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、呼吸功能和身体平衡性。
六字气诀,通过特定的发音、呼吸和动作配合,实现声波与脏腑的共振,达到调和气血、平衡阴阳的养生效果。现代科学研究也逐步验证了其独特的生理效应和临床价值,使其成为适合现代人练习的优秀养生功法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